基坑施工中的监测通常只要求测得相对变化值,而不要求测量绝l对值。由于国产软件与国外软件的兼容性问题,在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也将增加一些工作量。例如,普通测量要求将建筑物在地面定位,这是一个绝l对量坐标及高程的测量,而在基坑边壁变形测量中,只要求测定边壁相对于原来基准位置的位移即可,而边壁原来的位置(坐标及高程)可能完全不需要知道。
由于这个鲜明的特点,使得深基坑施工监测有其自身规律。地籍调查是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的技术性工作。例如,普通水准测量要求前后视距相等,以清除地球曲率、大气折光、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等项误差,但在基坑监测中,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前后视距可能根本无法相等。这样的测量结果在普通测量中是不允许的,而在基坑监测中,只要每次测量位置保持一致,即使前后视距相差悬殊,结果仍然是完全可用的。因此,基坑监测要求尽可能做到等精度。使用相同的仪器,在相同的位置上,由同一观测者按同一方案施测。
施工场地管线探察:探查的任务是在现场查清各种地下管线的铺设情况、在地面上的投影位置及深度,并在地面设置管线点标志,以便测量管线点的坐标和高程,或进行地下管线图的测绘。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人员是施工生产一线生产工人,野外作业时间长、风险责任大、条件艰苦,从测量建筑工程师至测量员,有条件的干一段时间可能就调离或是转行,如三亚洞库项目到完工,测量工作几次易人,有时还出现断档,使整个项目的测量工作没有到位。地下管线测量工作的任务是建立测量控制,进行管线点连测,测得管线的坐标和高程,或进行地下管线图的测绘。因此,探查和测绘是地下管线探测的两个相互紧密衔接的不同阶段,在实施时可以分工,紧密配合。
地形测量包括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控制测量是测定一定数量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为地形测图的依据。碎部测量是测绘地物地形的作业。地物特征点、地形特征点统称为碎部点。
控制测量是测定一定数量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为地形测图的依据。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项目准备是否充足、组织是否合理、质量控制是否到位对于探测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控制非常重要。平板仪测图的控制测量通常分首级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碎部测量是测绘地物地形的作业。地物特征点、地形特征点统称为碎部点。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常用极坐标法测定,碎部点的高程通常用视距测量法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