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免费赚钱app,日撸100  铸铁平台  收购ACF  回收ACF  ACF胶  回收ACF胶  求购ACF  铸铁t型槽平台  矿用门  铸铁焊接平台 

处于蛰伏期的嘉和生物-B晚的组词

   日期:2023-09-27     浏览:47    评论:0    
核心提示:8月26日,嘉和生物-B(6998.HK)发布中期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近2.72亿元。几天后的8月31日,嘉和生物宣布旗下GB261 (CD20/CD3,BsAb)在澳大利亚开展的

8月26日,嘉和生物-B(6998.HK)发布中期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近2.72亿元。几天后的8月31日,嘉和生物宣布旗下GB261 (CD20/CD3,BsAb)在澳大利亚开展的首次人体临床试验(FIH)实现首位患者入组。公司对于研发和临床的持续投入和大力推进可见一斑。

回顾上半年嘉和生物的业务情况,公司不仅持续推进新药上市申请、临床试验及早期研发,在商业化层面完成团队的组建、为艾比宁®(杰洛利单抗,GB226)获批上市做好准备;更聘任了首席商务官(CBO)Mark Kubik先生加强全球及中国层面的商务拓展,帮助推动嘉和外部创新及与其他公司的战略合作。

在此不妨透过嘉和生物的半年报首秀,一窥其取得的各项成绩。

紧跟研发前瞻趋势,主动进军双多抗药物领域

嘉和生物是一家创新驱动型生物制药公司,目前其产品管线涵盖全球前三大肿瘤靶标,包括血液肿瘤、乳腺癌、肺癌和消化系统肿瘤。公司不仅在单抗药物上研发顺利,还主动将研发重点转向双多抗药物领域。

这背后原因不难理解,单抗作为目前市场上热门的抗肿瘤药物,其在癌症、自身免疫等疾病的治疗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其针对肿瘤的治疗却是有局限性的。在此背景下,双抗及多抗药物应运而生,其不仅能分别识别和结合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抗原,还能增强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弥补单抗治疗的局限性。

从嘉和生物产品管线上看,目前公司已有2个药物进入新药上市申请阶段,即将获批上市。在13个处于临床及临床前阶段的候选药物中,双多抗产品占到6席,几近半壁江山。在这6个双多抗候选药物中,1个进入临床阶段,2个双/三抗药物均处于临床前阶段。

图表一:嘉和生物产品管线及最新进展

数据来源:嘉和生物资料,格隆汇整理

1、新药上市申请阶段产品:

(1) 艾比宁®(杰洛利单抗,GB226):全球首个r/rPTCL适应症的PD-1产品,预计2021年下半年上市

展开全文

GB226是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r/rPTCL)的PD-1药物。目前市场上暂无此类药物获得批准,而NMPA已接受嘉和生物就r/rPTCL适应症所提交的NDA,并授予优先审评资格。

目前治疗r/rPTCL患者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小于1年,患者的一线治疗需求始终未得到满足。因此,市场上正在广泛探索多种联合治疗r/rPTCL的方案,以提高r/rPTCL患者的临床疗效。

从竞争优势角度来看,嘉和生物旗下艾比宁®(杰洛利单抗,GB226)的临床数据和已批准用于r/rPTCL的现有疗法相比,疗效更好、安全性更佳、较低的血液及胃肠道毒性。GB226的DOR超过18个月,几乎为现有疗法的两倍;客观缓解率(ORR)远高于PTCL已上市药物,达39.4%。

嘉和生物早已为艾比宁®(杰洛利单抗,GB226)的上市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自2020年7月首席运营官陈文德先生加入嘉和生物以来,公司自有商业化团队已经组建完成,并有充分的培训。目前,团队参与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血液学、淋巴瘤会议,覆盖超过70%的淋巴瘤领域专业医生;针对医疗、医药、市场准入专业人士和合作伙伴们等分享GB226在临床试验中所展现出的强大数据;并与CSO就非核心市场推广、第三方物流、分销商等方面建立了牢固的合作关系;为日后产品上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嘉和生物研发的一种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激动剂,GB492已于5月份获CDE批准在中国开展1期临床试验,以单药及与GB226联合用药两种形式治疗包括头颈癌、乳腺癌、肺癌、肝癌等在内的晚期难治性恶性肿瘤患者。

将来,公司还将进一步开发艾比宁®(杰洛利单抗,GB226)与旗下双抗药物的联合治疗,进一步扩展嘉和生物在PD-1市场的份额以及创立新型肿瘤免疫疗法业务。

(2) 佳佑健(英夫利西单抗,GB242):中国前三款英夫利西单抗生物类似药产品之一,预计2022年上半年上市

GB242是中国前三款英夫利西单抗(类克)生物类似药产品之一,针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适应症。NMPA已于去年接受了GB242的新药上市申请,且于今年4月完成注册现场核查。

此外,嘉和生物同时申请GB242外推到原研药在中国获批的其它适应症,包括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

综合来看,嘉和生物在单抗领域已走在前端,取得了良好的表现。中国PD-1/PD-L1药物市场规模可达到数百亿元,并逐步成为肿瘤治疗的基础用药以及肿瘤联合治疗的基石。在中国市场这样的前景下,嘉和的艾比宁®布局r/rPTCL差异化适应症,使其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佳佑健作为第一批进入中国自免疾病市场的单抗,待两款产品商业化后,所带来的现金流,将更有力的支撑公司在双多抗领域的研发。也为后续更多创新药物商业化奠定良好的能力构建和市场基础。

2、其他在研产品:

从双抗概念提出至今,全球仅有3款双抗药物获批,其研发难度不言而喻。与单抗药物相比,双抗能够实现多靶点协同治疗,增强治疗效果,降低脱靶引起的副作用,用药安全性更高。因此,双抗壁垒性高,优势也更明显,增加了市场竞争力。

(1) GB261(CD20/CD3):差异化双抗,于澳洲进行临床I期

嘉和生物研发的GB261是一款针对CD20及CD3的差异化双抗,用于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适应症。其差异化具体表现在其是首个与CD3结合的亲和力极低的T细胞衔接器,并具有Fc效应子功能。

从临床进展来看,因为嘉和的CMC符合NMPA和FDA标准,足以支撑其在澳大利亚、中国及美国进行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的临床药物供应。今年6月,嘉和生物在澳大利亚已获EC批准及临床试验通知书(CTN),并于8月31日顺利入组首位患者。预计于2022年上半年取得初步研究概念验证(POC)数据。同时,公司计划于近期向中国和美国递交临床试验申请。并且目前还没有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适应症的双抗药物上市,嘉和生物拥有先发优势。

(2) GB263T(EGFR/cMet/cMet TsAb):三抗,预计2022年初提交临床试验申请

嘉和生物所设计的GB263T是一种靶向EGFR及两种不同cMet表位的三抗,针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其具有高度分化的设计,可以同时抑制原发性及继发性EGFR突变及cMet信号通路。嘉和生物预计于2022年初快速提交GB263T临床试验申请。

在体外研究及体内动物模型实验中已经证明了GB263T明显的抗肿瘤活性。主要表现在GB263T可以优效阻断EGFR和c-Met的配体诱导磷酸化,显示出更佳的双重抑制效果。其不仅具有显著的抗体依赖性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能够杀死癌细胞,并且试验中没有显示出任何主要毒性。

并且临床前研究显示,与靶向EGFR/cMet双抗类似物相比,GB263T具有更强的受体内化能力和更加的疗效。

(3) GB491:口服CDK 4/6抑制剂,III期临床试验

嘉和生物旗下众多在研产品中,GB491是从美国G1 Therapeutics授权的一款(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口服CDK 4/6抑制剂,用于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

从临床进展来看,GB491已于今年于7月20日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开展一线及二线晚期乳腺癌的两项III期临床试验,并计划于2021年4季度完成首位患者入组,2023年2季度达到二线的中期分析节点。

值得一提的是,通常临床III期的开展需要准备大约两年的时间,但嘉和生物仅在12个月内就已完成了从BD协议签署到III期临床试验IND递交,可以看出公司跨部门的协作能力极高,才能达到如此高效的运作。

根据2020年欧洲肿瘤学术大会(ESMO)上最新发表的资料,相比与国内市场上已获批上市的CDK4/6药物哌柏西利,GB491显示出更好的安全性,成为潜在的同类最佳CDK4/6药物。并且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哌柏西利于2020年全球销售额为53.92亿美元。因此,更具竞争力GB491上市后,市场前景可想而知。

一体化布局显优势,多方位综合发展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Biotech企业基本都还停留在研发阶段,真正做到在产业链进行多方位布局的公司却很少。然而在抗肿瘤创新药企竞争进入下半场之际,从研发、CMC、生产、商业化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是公司整体竞争力的体现。而嘉和生物从这四方面进行布局,打造成为全价值链、全产业链一体化的生物药企。

从研发上看,嘉和生物紧跟政策及行业的要求,主动进行单抗、双抗及多抗药物的差异化创新布局。公司积极打造拥有全球前沿领先的创新技术研发平台,位于美国旧金山的Antibody Therapeutics Inc.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显著差异化双靶点及多靶点单克隆抗体的开发和优化。

嘉和生物有着优秀的研发及管理团队,嘉和生物的管理团队成员平均拥有超过15年的行业经验,值得一提的是,Antibody Therapeutics Inc.首席执行官刘跃博士和嘉和生物首席科学官韩淑华博士均在行业内历练丰富,有着深厚的专业背景和管理经验,在其共同推进下公司双多抗的创新管线布局已经取得不俗成绩,相信后续还将持续助力嘉和生物的进一步创新研发。

从CMC上看,嘉和生物在中国上海张江拥有业界领先的CMC(化学、生产和质量控制)工艺技术研发中心,具备国际先进的工艺流程开发能力、临床前及临床用药生产能力,强大完善的分析检测能力和完备的质量体系。主要进行生产工艺、杂质研究、质量研究、稳定性研究等药学研究,是药物发现与临床之间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嘉和生物大部分I/II期临床试验样品均由上海张江的现有中试生产基地制备。

从生产上看,嘉和生物在中国云南拥有GMP标准的生产基地。其具备领先的高表达量连续灌流培养技术(20g/L)、自主研发培养基和高成本效益的商业化生产能力,能够满足公司产品线III期临床及关键临床研究用药生产、上市工艺验证及最终上市产品的商业化生产。另外,嘉和生物已经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局签署投资协议,将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建设针对全球商业化供应的生产基地。

小结

当前,行业内多家生物制药公司相继进入抗肿瘤药物领域。在行业入局者众,赛道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嘉和生物采取差异化创新的方式,主动开辟双多抗药物市场,进行全球布局,为公司带来先发优势。

考虑到目前嘉和生物两项产品已处于新药上市申请阶段,并有产品在全球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一旦产品获批上市,业绩将进入爆发期,值得投资者关注与期待。

 
打赏
0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VIP套餐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充值网站事务联系客服QQ:352214126[X]
红色网站收录更快,建议优先发布供应,资讯,行情,招商